第1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这是一部关于训练的电影,也是关于心灵与爱的电影。“训练究竟是什么?我们要怎么训练好同学们?我们现在要怎么做?”影片中,现实中,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查找着这个问题。《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手里拿的是一把爱心和抱负的钥匙,开启了同学们的心灵之门。这是法国偏僻的郊外一所被称作“池塘底”的教养院。里面的孩子,或者每每倚靠在铁栅栏前,企盼着已去的父亲,或者用毫无奢求的眼神,不屑地看着这个世界他们的父母或是在战斗中死亡,他们的母亲或是未婚妈妈,他们拥有太多太多别人不曾拥有的冰冷和无助。将这群问题少年集中强制关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一道道铁门禁锢着他们的心灵世界,只能看到高墙围着的四角的天空。感受不到爱和敬重,更不许对爱有所依恋。犯了事,只能用皮鞭和囚禁处理。尘封的心灵就这样开头渐渐变得扭曲,在这里有以李基度为代表的攻击性强的儿童,他把学监老麦砸得第2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住进了医院;还有以皮比诺为代表的,由于失去双亲,缺少依恋而孤僻,甚至变得抑郁的儿童;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让单亲妈妈头痛,对音乐极有天赋,但又自尊心十足,相当敏感的莫朗。这样我们看到了《放牛班的春天》中同学们的叛逆、抵抗和疑问:在影片里同学对老师的不敬重显露无疑,他们在拿老师做笑料,暗算老师同学们对老师的轻视无视,老师们对同学的不满和强硬,他们只是把同学的这种行为看成叛逆、堕落的表现。老师和同学选择了对抗,而不是通过真心沟通,相互理解来解决问题。在这样充斥着邪恶和暴力的氛围中,很多老师都是实行了妥协、默认、忍耐或同流等消极的态度,而马修的态度是乐观的。初来乍到的马修,面对孩子们一贯的恶作剧,并没有像其他教员那样过激的反应,尽管他也需要恐吓孩子,但他的心中布满了爱。他信任不管是什么人,他的心灵深处都深埋着和善的种子,尤其是孩子,训练者就是擅长将之挥之而出的那个人。等爸爸的佩皮诺的眼神只有让人更加怜爱;“乐谱是不是间谍的密码?”,孩子还是那么的天真、奇怪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丰富的内心,第3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我们不要苛求孩子都成为我们心中的那个孩子,他们是大千世界中的叶子,从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真正敬重孩子原有的特质,让孩子原有的特质更加闪亮。于是,当孩子嘻笑着骂他秃头的时候,当孩子将他用半生的心血创作的乐谱散落在厕所里随便玩弄的时候,当孩子将墨水瓶砸在他的脸上的时候,他从来也没有恼羞成怒。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关心这些孩子掩饰他们的过失,使他们不至于遭到冰冷的惩处。他为什么这样做?想讨好这些孩子吗?不是。不严格要求他们吗?不是。想表现自己的宽容吗?不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池塘底”教养院的非人道的刻板的训练的霸道粗鲁和苍白无力。校长的”犯规惩罚”的行为主义派的管教方式忽视了同学的人性的一面,将改造同学的过程单纯的简化为”刺激反应”的过程。他对人性的看法过于简化,完全忽视了人的行为特别发生的内在熟悉、情感、动机、和态度等主观的心理缘由。同样,也忽视了认知、情感和意志等过程在行为矫治中的作用。以为简洁而粗暴的惩罚就可以阻挡同学们连续捣乱。而他这样做的后果是,招致了同学的怨恨和更多的恶作剧。每个人都第4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都应当得到敬重,存在就是有价值的”。他意识到了校长”犯错惩罚”的方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他开头用一些更加人性化的方法来对同学进行管理,同时也留意给同学多一些自尊心。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地认为是受人敬重的,虽然我们有金钱,有伴侣,或是处于权威的地位。假如无法满意自尊和被人敬重的需要,我们就会产生自卑、无助、懊丧的心情。比如像皮埃尔这样的人,他虽然没有直接将这些心情表现出来,但他带头闹事等行为正是为了掩饰他的自卑和无助。在顽皮的外表下,隐蔽的其实是一颗受伤的心。马修老师让皮埃尔知道,他的妈妈是关怀他爱他的,也让他知道不是全部的老师都是和校长一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