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名师讲述读书笔记假期在家阅读了一本题为《名师叙述:最能感动同学的心灵训练》的书籍。这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先后有十余位博士生导师、特级老师、全国优秀老师等专家、名师参加案例撰写和点评。它分为四辑,分别是:行走在精神的桃源圣地、走近走近,暖和地凝视、唤醒心灵的漂亮、以雪的方式浇灌。每一辑都分别收录了多篇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各具风格、内容鲜活。每一个案例都会给我们这些站在一线的教者带来新的思考,生成新的教学行为。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别,假如套用固定不变的模式,达到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我们必需把握正确的、创新的的训练理念,才可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名师叙述:最能感动同学的心灵训练》引用多位名师的训练案例,从几个方面对老师训练同学的方法进行讲解分析。对我们老师有着很好的警醒作用。概括如下:首先,用脑思索训练,提高自己的训练深度、训练内涵,丰富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训练手段,真正做到同学的良师益友;其次,专心去理解同学,赐予同学公平与真诚,不带有损害的训练手段,必定会让同学接受;第三,用情去呵护同学,用自己的真情对待同学,同学也会用真情来回应。书中的理论学问简明扼要,案例分析典型,针对性强,让老师的实际操作力量借以提高。有人说训练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想想我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当同学犯了错误或违反纪律,习惯性地对他们大声呵斥和责骂,心中总带着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的心态去处理。一吼二批三罚是我们处理问题常用的做法。但这种做法,只会招来同学的反感和叛逆。因此,我们处理问题时,要多留意爱护同学的自尊心,依据不同同学的不同特点实行不同的训练方法。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对于课堂的突发大事,老师肯定要有一双犀利和敏锐的眼睛,要看到同学的心灵深处。作为老师,必需运用自己的聪慧才智,急躁倾听来自训练对象生命深处的声音,尽心呵护每一个年轻的生动的心灵,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因为洋溢人性的光辉而变成心灵的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天堂。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作为老师,要找到同学之间的差异,承认差别,然后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会有生命的尊严,才会找到自己成长的道路。这是钟杰老师和李华老师依据自己平常的教学而总结的阅历。也是我个人看了本书最有感受和认同的思想和看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训练首先是关怀备至,深思熟虑、当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伸展心灵,欢乐学习。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关怀爱惜同学。孩子的心理是脆弱的,我们要赐予关怀,送去关心,送去暖和,平稳同学的心理,唤回同学学习的欢乐。这是我们做老师的天职和品质。其次,要理解敬重。理解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索,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这样才能走进同学的心灵。要理解就应学会敬重,敬重孩子的生命,敬重他们的人格,敬重他们的隐私,敬重他们的意见。要敬重一切孩子,特殊是那些学习有困难、品德有缺欠的同学。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多些敬重、理解、赏识、宽容,这是同学爱学习的源泉。总得来说,读了本书,让我思索连连,获益多多。要重新思索自己的教学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