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与构成老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与构成 老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与构成 老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老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有了老师职业劳动之后,由一些教育家、思想家总结概括而成,并在他们的著作中表达出来的。老师职业道德是指老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法律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老师与他人、老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老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老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老师职业道德主要由老师职业理想、老师职业责任、老师职业态度、老师职业纪律、老师职业技能、老师职业良心、老师职业作风和老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老师职业道德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老师职业道德结构模式。(一) 老师职业理想所谓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老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师的崇高职业理想,它体现了老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热爱教育事业。第二, 热爱学生。第三, 献身教育事业。第四, 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来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第五, 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二) 老师职业责任所谓老师职业责任,就是老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老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换句话也可以说,人民老师的职责,是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觉履行老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老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那么,老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条呢?第一, 老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第二, 对学生家长负责。第三, 对老师集体负责。第四, 对社会负责。(三)老师职业态度老师职业态度,是指老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实行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老师劳动态度。在社会主义社会,老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新人。老师怎样才能做到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呢?首先,老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责任感。第二,具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第三,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四)老师职业纪律老师职业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