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进展能力评价体系框架老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进展能力评价体系框架 对老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进展能力的评价可从制度系统、生存能力、进展能力、支持系统四方面,运用综合、联系、全面的思考方法分析系统中人员、资源、经济、技术等生态因子在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法律规范环境构成的复合生态环境下动态联系关系,系统考察系统的资源承载力、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资源和环境持续供给能力、系统功能(生产力)。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老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进展能力评价体系框架。 西部农村中小学老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进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西部农村中小学老师远程培训是西部农村教育进展的基础工程,对西部农村老师专业进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西部农村中小学老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进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是根据老师远程培训系统可持续进展能力评价体系框架,根据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原理,对整个系统及其环境中的生态因子进行整体、综合的考察,分析各因子对系统生态健康和持续进展的影响,从而找出其中的限制因素。 (一)制度和管理的缺失导致系统运行不畅 老师远程培训的政策制度有两个纬度,一是组织层次,包括国家、地方政府、远程教育机构和项目学校四个层次,二是远程教育系统内的各要素, 包括远程教育服务提供者、接受者、远程教育资源及远程教育传输服务系统。[8]西部农村中小学老师远程培训制度和管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1)远程培训起步晚,地方政府、远程培训机构和项目学校对远程教育系统内的各要素的管理配套制度和政策不完善,有些制度尚处于空缺状态;(2)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管理机构林立,管理职能交叉,造成管理机构的生态位重叠,因而引发了管理机构之间的生存竞争,导致系统运行过程中管理混乱、信息流动不畅和资源浪费;(3)缺乏老师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各项培训之间缺乏相互衔接,没有形成系统性,降低了培训项目的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9] 建立西部农村中小学老师远程培训制度体系要充分重视建立协商制机制。克雷明(Cremin)指出:在制定公共教育政策的时候,必须全面地考虑教育,必须看到各种教育机构的存在,进行公开的思考;公开的思考意味着对话,从小团体中的非正式对话,到程序化的更正式的对话。[10]克雷明所提倡的对话正是协商制的体现。农村中小学老师远程培训系统作为一种制度生态系统,制度决定了系统的功能、系统内各种因子的关系以及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法则,因此,制度的建立必须要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