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 34 探究世界的本质(学生版)【课标考纲解读】课标分解考纲细化 高考命题定位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世界的本质这一主线,重点考查物质概念、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等知识点 2.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为主。选择题往往以名人名言、诗词典故、漫画等为载体,立足于信息的解读,考查对物质、运动、静止、规律的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以启示类、措施类主观题考查为主 【高考复习策略】 该讲主要以“物质”为主线,立足世界的物质性,分析了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立足物质的 存在方式,主要分析了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分析了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从整个教材看,本单元是学习哲学的起点,是建立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础,所以几乎一切哲学试题的考查都会立足此单元,放眼全书,特别是辩证法。所以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处理好唯物论、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区别,尤其不能在基本原理上发生混淆。掌握了世界的本原,了解了世界的客观性,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所以此单元应该立足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整合相应的时事材料。①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具体的经济政策的调整,认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②利用规律的知识,来分析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分析我国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通过引文的形式考查对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的理解。(2)本专题内容可依托的热点材料有: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主干知识梳理】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自然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概念 ①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________,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_______。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___。 ② 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________,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________。 【易错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特性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