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对平阴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让荒山绿起来让群众富起来―——对平阴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进展的调查平阴县山区丘陵较多,气候干旱少雨,自然环境先天不足。九象网23http://.9xwang.com多年来,该县始终把植树造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虽有肯定成效,但难以跳出“年年栽树不见树”的怪圈。究其缘由,主要是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林业进展机制。2022年以来,他们运用市场手段调动社会力气参加植树造林,建立多元化投资新机制,林业进展呈现出新的局面。三年来,全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到90%、85%,森林掩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达到26.2%。林果业成为农夫增收的重要渠道,占农夫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一、林权改制,连片打造青山绿水。林权改制是加快林业进展的主要推动力。为促进林业生产要素合理流淌和资源优化配置,平阴县根据“明晰全部权,放开投资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推动林权改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制,一拍一座山,一卖一条沟,非公有制林地面积达到宜林山地面积的56.5%以上。一是拍卖承包。具有宜林荒山资源的村集体实行竞价拍卖方式,公开拍卖使用权,获得使用权的个人或组织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投资投劳,造林植果,开发利用荒山。二是租赁经营。租赁方根据合同商定交纳租金,依法经营管理林木。三是股份合作。村集体或承包大户汲取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其它有形或无形资产入股,林木林果收益按股分成。孝直镇承包大户于普才实行股份制方式融资1000多万元,对孔庄村3500亩荒山进行综合开发,建起了集观光、休闲、餐饮、会务为一体的尤寨山庄,不但每年向孔庄村缴纳3.5万元承包费,还解决了100多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地处纯山区的李沟乡在荒山拍卖中实行划分等级、确定底价、张榜公示、现场竞标等民主公开程序进行林权拍卖,全乡山林改制面达到88.9%。二、设点定责,实施大规模绿化工程。为彻底转变“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现象,平阴县把荒山绿化和义务植树作为社会公益事业重点工程项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目纳入全方位目标管理,全民动员、全社会参加,分散植树造林的整体合力。对县城和乡镇驻地四周的荒山,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包山头建义务植树基地活动,并实行了“一围四定”,即建设围山防护网,定管护人员、定管护范围、定管护职责、定奖惩措施。实行县级领导包单位、局级干部包地块责任制,定期调度,年底验收,统一表彰。对城镇道路两侧的绿化,实行“自扫门前雪”的方式,由城建部门明确沿街单位的责任路段,根据规划进行义务植树和日常管护。同时,每年集中开展雨季造林活动,摒弃以往“大呼隆”的传统做法,由县绿委会统一组织、统一苗木、统一标准,做到雨不透不栽、天不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专业化施工、工程化造林,确保了雨季造林的实效性。去年以来新建义务植树基地25个,植树140万株,绿化荒山7300亩。三、利益共享,细心编织农田防护林网。农田林网建设始终是林业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平阴县经过深化的调查分析认为,土地延包后,各村农田林网建设的模式大体归结为两种,一种是集体统一栽植、统一管理,这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种方式群众认为树是集体的,跟自己没多大关系,结果钱没少花,春天栽上的树到秋后剩不下几棵;第二种是实行“树随地走,谁栽谁有”政策,就是鼓舞土地承包户在地头、路边栽树,这种方式标准不高、效益不大,特殊是由于承包地靠路边的户能栽树,而不靠路边的不能栽,少数人心理上不平衡,甚至有意破坏,有时因为遮荫问题还大打出手。针对这种状况,平阴县坚持逆向思维想方法,市场手段解难题,根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制定“三不”政策,建立“352”利益安排机制,使群众从农田林网建设中获得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激发了群众植树造林的潜能和热忱。“三不”政策,即不承包的户不准栽树,不拍卖的地段不准栽树,栽树的成活率达不到要求的不赐予树苗款补助;“352”利益安排机制,即对植树预期收益,村集体、承包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