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实习工作报告普通地质实习工作报告 摘 要 根据学校的教程安排,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我们这次实习的目的在于 :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野外地质工作操作步骤,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了解我们萍乡地区地质进展过程。了解了地壳进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矿石,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稳定的基础。 实习地区: 1、 五陂下—王坑煤矿 2、 孽龙洞 3、 三口岩—新泉路段 人员组成:能源系地测(3)班 实习小组第四组(组长;吴坤,组员共 8 人) 指导老师:易圣生 起止时间:20xx 年 5 月 24 日—20xx 年 5 月 28 日。野外观察 3天,室内讲课 2 天,室内编写报告 5 天,共 10 天。 报告人:吴坤 实习时间:20xx 年 5 月 24 日 实习地点:五陂下——王坑煤矿 今日是我们实习的第一天,首先我们沿着河边往上走,沿途看到了河流的凹岸、凸岸、河漫滩。路边陡峭的高山,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岩层地质构造非常明显,我们看到了岩层的褶皱构造,各种形状各不相同。在王坑水电站公路旁,易老师带领我们怎样测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在水电站对面的山上的岩层中还能看到煤层,由于煤层厚度不到 30 公分,没有可开采的价值!最后,易老师带我们看了一个岩层的剖面,从剖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岩层的产状。 河流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重要路径,对全球的物质、能量的传递与输送起着重要作用。流水还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形成不同的流水地貌,如冲沟、深切的峡谷、冲积扇、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等。在河流密度大的地区,宽阔的水面对该地区的气候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今日我们所实习的主要目的和学习到的内容是: 1、了解什么是河流河床、河漫滩,河流的凸岸,凹岸和阶地? 河流,指陆地表面成线形的自动流动的水体。 河床是指谷底部分河水常常流动的地方,也就是河流两岸间的容水部分。河床由于受侧向侵蚀作用而弯曲,常常改变河道位置,所以河床底部冲积物复杂多变,一般来说山区河流河床底部大多为坚硬岩石或大颗粒岩石、卵石以及由于侧面侵蚀带来的大量的细小颗粒。平原区河流的河床一般是由河流自身堆积的细颗粒物质组成。 凸岸和凹岸(如图一)又称边滩沉积,是冲积相沉积类型之一。凸岸坝是形成于曲流河凸岸的堆积地貌。这是由于在曲流河中,水流在凹岸处流速较大,凹岸受到强烈侧蚀,形成深槽凸岸处流速较小,因此沉积物便在靠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