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5以内加法的教学设计5以内加法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5以内数的加法》一课是同学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学问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初步的数学意识。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熟悉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熟悉是选择了同学熟识的校内中同学花坛旁浇花的背景,让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同学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洁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本课虽是同学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是同学们大都具有第2页共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肯定的计算力量。同学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同学“知其然”而且要使同学“知其所以然”。面对同学已经具有肯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当布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同学的留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同学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例1、“试一试”,第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同学经受联系详细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熟悉加法的含义;熟悉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依据详细情境填写加法算式。2、使同学通过主动探究和相互沟通,初步把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3、使同学结合详细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索过程和计算方法,培育初步的观看、比较和推理力量。第3页共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4、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念。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提出要求:请小伴侣左手拿3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合起来放在桌上。提问:我们把几个和几个合起来了?(伴随提问,老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小结并揭示课题:3个和2个合起来是5个,这个问题也可以用加法来算。今日我们开头学习加法。(板书课题)(设计说明:通过简洁的操作,唤醒同学已有的旧知和相关的活动阅历,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二、熟悉加法,理解含义(一)学习主题图第4页共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2、和同学一起分析主题图。①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伴侣?后来又过来几个?那么现在一共有几个小伴侣呢?②老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伴侣在浇水,又过来2个,现在一共有5个小伴侣。③老师带领同学将图意复述几遍。④让同学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⑤多找几名同学将图意复述一遍。3、理解加法的含义。(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板书3+2)(2)、熟悉加号。(板书加号)(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第5页共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4、理解算法。5、读算式。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7、指导写算式。8、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二)、教学“试一试”让同学观看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提问:左边来了1人,右边来了2人,把左边的1人和右边的2人合起来,能得到什么?追问:把1人和2人合起来得到的一共有3人,可以写出什么算式?相互说一说,老师板书算式,再让同学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的得数。组织同学沟通计算的思索过程,引导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5、小结。第6页共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1+2”呢?可以怎样算他们的得数?(设计说明:紧扣详细情境,让同学体会加法的含义,并由此自觉与已经学过的分与合的学问建立联系,从而感悟计算的方法。)三、指导完成“想想做做”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同学先说说这两幅图的图意,然后试着把算式填写完整。沟通时,让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