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书中岁月》读书心得《书中岁月》读书心得江桂枝这个暑假我对《“新基础训练”论》这本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熟悉和熟识。一种牵挂、欲罢不能的心情随着新学期的来临,日益明显。在随后的校本培训中,有幸倾听了李家成对本书的精彩导读,目睹了他布满激情与才智的学者风范。精神兴奋之余,信手翻读,有感于其中的一些描述:新时期基础训练观中强调重视“生命性”,认为身处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尽管他们拥有生命最珍贵的时候,却并不知道这一时期对于人生的独特重要价值;尽管拥有各种进展的可能,却不知道如何选择,如何学习,如何努力。最最懵懂少年期,正是成长苦恼时。即使让现在的我们回首看这段时间,我们照旧看不清,说不明是怎样度过的。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嬉戏的暑假,在等待中六年只晃了一晃就走远了。苦恼着作业,苦恼着考试,苦恼着大人的叱骂,这些苦恼也早已飘摇得无影无踪。我的少第2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年时代,远远不像那时老师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你们像早晨8-9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你们的”。虽然这感动人心的话语,曾多少次激发年少的豪情。可仅此而已,我信任那时的世界从来就没属于过我们,相反世界老是悖离我们的意愿,不是吗?曾经眩目的也仅仅是那年龄,那青春的年龄。只有那年龄说明着我们曾经拥有生命中最珍贵的时候啊!重视“生命性”这样的话,的确令我深有感受,假如我们致力于训练与同学的生命血脉沟通,假如可以表达出那天真欢乐的真实生命形态,这是幸事!书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差异的两端可能是白痴,也可能是天才!白痴往往很快被识别,引来更多的关怀和关心;而天才则有可能被看作怪癖、不守法规等,遭到更多的批判或限制。强求全都,可能扼杀天才。谁能知道从事训练一辈子的老师,又有几人能有幸教到个把天才,却经常要背负扼杀天才的罪名!这是我原来的熟悉,原来我不懂,现在却明白了,只要我面对同学一天,就必需面对同学的差异。我们很可能由于对人的熟悉的“偏差”,会固执地让同学变成我们眼中的模样。假如以新的眼光看待同第3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学,才能激发同学身上隐蔽的巨大能量,从他们今日的行为中看到明日的辉煌!《“新基础训练”论》里不乏这样的话,这样的思想:敬重同学,生命的自觉成长。像是一个丢失了抱负的人,在重新找寻抱负,“新基础训练论”试图让训练者回归抱负。就是像她所说:“老师从每一节课中都能得到生命的满意。”语言中有由衷的深情,洋溢的激情,让我不止一次叹服:新基础真的是春天的事业!培根在他的《读书论》里说过读书有三个作用:怡情、搏采、长才。即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增长学问、开阔视野。即使难读如专业、理论书籍,我仍感谢他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心灵,订正了我的偏见。书籍缄默不言,他等待着人们的开启。尽管如此,我仍旧要毫不隐晦地说,读自己爱读的书,哪怕只是一瞬间也能让你感到生活的意义。因为奇怪,想要了解某个人,而去看有关他的书,或他写的书。这是我读书的爱好。“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第4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间四月天”,徐志摩怀着无限深情和喜爱称颂的这一女子---林徽因,始终是我的爱好所在。当有一天我把《林徽因传》纳入我的保藏,我的喜悦难以言喻。她外貌的漂亮,活泼的言语,清爽的见识,穿过时间散发出刺眼的光线。她身上交织着清爽与深刻,热忱与愁闷,只有风华绝代这个词能写尽其风情与才华。由于她,建筑学亦变得生动,建筑也有了生命,建筑学家俨然就是艺术家的代言。书已看过一年,然而对于这个人,我喜爱。我也喜爱过一些写作家,如中国新锐作家---王小波。惋惜在他成名之际,即悄然消逝。喜爱他书的人,近年来成几十、几百倍增加。我诚心盼望他的书能地久天长。有许多时候我真感慨,语言文字的力气!跨越时空魅力照旧,仿佛有增无减!2000年前孔子以简约的语言点出君子之道,而后世的子孙自觉或不自觉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了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便是《论语》。草草翻阅《论语》,虽只字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