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教学科研开题报告 一、课题讨论的目的和意义: 《科学课程标准(36 年级)》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猎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进展的历史。而实验又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质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科学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有效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因此,老师、学生及科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老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要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而科学课堂必须成为科学学习和沟通的重要场所。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科学探究的理念已在我校广阔科学老师心中扎下了根,科学探究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科学课堂教学。科学课上,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明显比以前多了。广阔老师经过探究和尝试,也已积累了不少的实践经验。但是,就我校目前情况看,在实验探究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惑,在采纳实验探究学习活动组织课堂教学时,存在许多误区,导致课堂实验探究活动形式化、表面化,缺乏有效性。因此,我们必须关注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有效性问题。 目前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展提高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有效性的策略讨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老师角度看:有利于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帮助老师转变教学行为,反思教学过程,切实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帮助老师解决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难,顺利推动科学课程改革工作。从学生角度看:有效地开展课堂实验探究教学活动,有利于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进展有效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进展,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会有效的探究方法,掌握科学实验探究教学活动的特点和新课程的性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实验探究的体验,进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课题的界定: 余文森教授认为: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进展。进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