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保全要变为可执行的方式和方法,需要将计划保全具体化和分阶段执行,使管理者有侧重点实施和管理。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或步骤来实施,即设备状态诊断、计划保全的编制和实施、故障解析及改良保养、计划保金的扩大、计划保全值的提升。设备状态诊断和保养标准建立只有对每台设备的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认识和把握,并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产品特性和质量操作要点等要求,才能制定相应的保养和维护的标准、对应措施和计划,并依据维护标准长效坚持。①设备现状和保养数据的收集企业需要采集的保养数据包括:设备的购买时间、价格,验收的情况,平时的保养状况和加工精度情况,故障产生的时间、状况、原因及解决方法。这些数据记录得越详细,对于制定保养计划就越有效果。记录保养数据最好的方法是建立设备档案。设备从进厂开始,直到报废都要入档,档案中除了记录设备的构造原理、设计原理、线路图、操作规程外,还要包括设备的保养记录。其来源主要是:机械设备卡、设备使用和操作说明书、润滑说明、编制的保养和检查标准等。②保养数据的分析方法对于设备的保养记录,应进行科学详细的分析,分析数据的规律、机器故障发生的环境、故障原因等,由此制定出合适的保养计划,从而防止故障的发生。通常要进行平均故障时间、保养月报、保养比率这几种数据的统计,如表 1 所示: 计划保养的编制和实施① 保养计划编制保养计划的准确性决定了保养的有效性,同时也决定了经济性。因此在编制保养计划时,应制定以设备操作者和设备维修人员为中心的保养计划。②实施目标管理,确定保养工作的目标在编制了可行的保养计划后,就应该设定管理目标。策划并鼓励能使全员参与的方案,达到保养时效快、品质好和成本低的目的。③职能区分、授权负责、落实保养将总目标层层分解,拟定和落实在保养中对各级人员和各设备、各单位目标的要求。a.对现场主管的要求督导所属实施每日保养工作,机器设备小故障的调整,协助保养单位共同执行预防保养。b.对保养人员的工作要求协助现场主管调整小故障,切实做好预防保养工作,修理、维护工作尽量安排生产以外的时间,避免影响生产。c.对保养负责人及主管的要求全力支持预防保养之各项活动,督导所属及考核其保养成果,达到人人保养的目的。合理协调、落实沟通,以达到经济有效的保养目的。要有完整充实的保养记录,以供分析、检讨,作为改善的依据。确定预防保养方针。d.生产单位的职责每日应检查的工作,短时间不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