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物资产会计制度的问题探究【摘要】文章对生物资产的概念、会计特征作了分析,认为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不应当局限于人工起源和农业活动等,应当在深化讨论的基础上,扩大准则的法律规范范围。会计计量方面,可以采纳以“历史成本为主,估值技术为基础的公允价值为辅”的生物资产计量模式,依据实际情况对生物资产费用的资本化方案进行选择,最后讨论了公益性生物“资产”核算问题。【关键词】生物资产;特征;确认与计量;核算2024 年 2 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 5 号(CAS5),对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作出法律规范,但由于生物资产本身的特别性和企业相关业务的进展变化,该准则仍有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改进之处。一、生物资产的界定及其会计特征在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中,如何定义生物资产?《辞海》对生物的解释是“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资产的定义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 41 号——农业》(IAS41)关于生物资产的定义,可以知道,生物资产是指涉及农业活动并符合一般资产概念要求的动物或植物,而不包括微生物。但在实践中,生物资产及其会计核算具有以下特征:(一)生物资产类型的多样性比照 IAS41 的生物资产的概念和举例,其范围甚广,包括绵羊、人工林场中的林木、农作物、奶牛、猪、灌木、葡萄树、果树等,但这只是有限的列举,实践中的生物资产远不止这些,还可以包括微生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相关会计法律规范时,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生物资产的特点而不局限于某个行业或某一类资产,要讨论各种生物资产的共性,提出原则性的处理办法和意见。(二)生物资产业务的复杂性生物资产业务相对其他资产业务而言,由于其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使得生物资产业务具有复杂性。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物资产业务活动的多样性,从生产角度上看,既有分散的手工作业,也有规模化、机械作业;既有传统的、野外的作业,也有工厂化、现代化的室内作业;从生产周期看,既有大量的生产周期短于一年的生产经营对象,如一般的蔬菜、水稻及部分牲畜,也有许多长周期的,如林木、苗木和花卉等的培育和生产经营对象。二是生物资产业务目标的多变性。企业培育或养殖的生物资产可能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是以直接用于出售为目的的,也有不是出售生物资产本身为目的的,更需要强调的是生物资产经营目的具有可变性,产役畜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