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桑疫病的防治对策桑疫病的防治对策桑疫病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俗称细菌病或烂头病,有黑枯型、缩叶型两种病型,在我们宜兴地区桑园发生的以黑枯型为主,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病为害叶片、新梢,使叶片呈现黄褐色斑点,甚至整片枯黄;同时引起枝条梢端芽叶黑枯腐死,使枝条不能连续生长,对产量的影响极大。详细防治对策如下:一、农业防治加强桑园治虫工作,避开发生伤口,夏秋季摘叶要留柄,防止粗暴采叶,损害冬芽、枝皮,削减病菌侵入门户,降低发病率;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协作施,增加桑树抗病力。二、选栽抗病品种老桑更新和新拓植桑园时可因地制宜选择育2号、湖桑199号、湖桑13号、农桑8号等抗性较强的桑品种。三、严格实行检疫、培育健壮苗带病苗、穗严禁调运。杜绝病条作接穗,发觉病苗马上烧毁,并用0.6―0.7%波尔多液喷布苗地,防止扩散。四、清除病原在桑树生长季节,发觉病枝病叶,应准时剪除,第2页共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带出桑园烧毁。夏伐后的带病枝条,要及早处理。冬季结合剪梢,在病枝的病斑以下三寸处剪除(以枝条木质部中没有黄褐色为准)。连年发病的桑株可在春季降干剪伐。五、桑园治虫要仔细做好桑园的治虫工作,降低虫口基数,削减虫伤,防止大规模虫害的发生。六、药物防治以防为主,着重抓好4月中旬、梅雨季节前后、夏秋季三个关键期。在生长季节一发觉病枝病梢马上剪除,并用500单位的盐酸土霉素液或100单位农用链霉素液喷布,隔7天喷一次,连喷三次。在非蚕期也可用0.1%铜氨液或0.1%硫酸铜溶液防治,隔7天喷一次,连喷三次,能有效掌握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