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真情实感。 教学要求: 1、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教育。 2、培育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的能力,使课文描写的景物在脑海中出现。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录音机、录象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围绕着作者对兴安岭的感受:亲切、舒适,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兴安岭含有兴国安邦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预习时,我们初步给这篇课文划出了段落,今日我们来学习课文的具体内容。 二、听录音(配乐课文录音)思考: 1、作者欣赏了大兴安岭的景观后总的感受是什么? (总的感受是亲切、舒适。) 2、作者在课文中几次提到了亲切舒适,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感受到的? (三次)通过学习课文来加深理解。 三、学习第一段: 1、指读,思考我走进原始森林有什么感受? (亲切、舒适) 2、这一次的感受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3、在没进原始森林前作者对大兴安岭感觉如何? 四、学习第二段: 1、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作者是抓住了大兴安岭的哪些景物来具体介绍的?(岭、林、花) 2、自读第一部分岭思考: 作者拿兴安岭的岭与哪里的岭相比,大兴安岭的岭有哪些特点? 3、讨论沟通: 秦岭: 云横秦岭,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大兴安岭:多:看几个钟头看不完,看不厌(为什么) 温柔:山势平缓、线条柔和、长满木材。 4、小结(略) 5、大兴安岭的出名关键在于林,它的林有什么特点? 6、齐读第二段,思考:大兴安岭的林有哪些特点? 7、讨论沟通: (目之所及是什么意思?(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 大兴安岭林的特点: 数量多:那里都是绿的、林海 种类多:多少种绿颜色呀 作者重点介绍了两种树木落叶松和白桦。 8、放录象,认识两种树木及美景。 在这里作者着重突出了落叶松的哪个特点?(多)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泛着:漂移着。 白色的浪花指什么? 白桦树的特点是什么? 9、自读第三部分,思考花有哪些特点? 10、讨论沟通: 特点:多,爱花却叫不出名来。 种类多 11、小结: 花的存在,不仅为兴安岭增添了色彩,还制造了财宝。 12、当你看到这数不尽的青松白桦,你会想到什么?作者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