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4 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4 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4 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 1 本学期通过校本培训,使我们进一步明确老师是课程改革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老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 一、深化讨论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进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进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育,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进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老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假如老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老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进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老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加的“多言堂”。 其次,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化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老师的“引”和 “导”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纳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加、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2、认识教材。制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老师如何运用教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