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阅读附答案 满江红 赵 鼎 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赵鼎,南宋初年贤相,此词写于靖康之变后,作者奉宋高宗之命,告辞中原南渡,途经仪真江口时。 10.上阙选取了哪些典型景物?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 分) 11.下阙抒情,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10.选取密布的秋云、劲催的凄风、霏霏的秋雨、投碛的征鸿、寒青的山色等秋季的典型景物。(1 分) 营造了凄凉(凄迷)惨淡(压抑)的氛围(1 分),写出了作者内心悲凉、无所适从、依恋故园的情感(2 分),也暗示了国家破败、山河飘摇的时代特点(1 分)。 11.天涯路,江上客,写出漂泊流落之苦。 肠欲断,头应白,写出破国亡家之恨。 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写出功业无成、年华已逝的迟暮之悲 须信除是奈何等词写出愁苦心情难以排遣、无可奈何的心绪。 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写出了激愤豪迈之气和爱国热情。 (一点 2 分,答出三点得 6 分。) 鉴赏 上片不是通常的悲秋情调,而是当前的时令景色表现了北宋沦亡、中原丧乱的时代气氛。惨结秋阴,这秋季惨淡的阴云四布于寒空,也笼罩了作者悲凉的心头。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这三句既是深秋时分的江头情景,也是借雁自喻,也就是以北雁南飞暗喻自己此时的去国离乡,仓皇南渡。沙碛二字,暗含满眼荒寒。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这两句词用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迷字点出心境,此时词人目断心迷,南北莫辨,有茫然无适之感。上片末两句化自王维《汉江临泛》诗山色有无中,和秦观《泗州东城晚望》诗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但词中遥山之青加以寒字,变成了寒青,这也是望眼凄迷所致吧。回望淮水诸山,告辞中原,词人无限依恋的情意,溢于言表。 下片抒情,就以放笔为直干的写法,抒发作者国难当前时的忧虑之情。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建炎元年,赵鼎不过四十三岁,正委以重任,就白了头发。这是因为去年汴京失守,二帝蒙尘;当前家人分别,南北暌隔,再加上时局艰危,前途未卜,这些不能不使他肠断而头白了。须信道两句有两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