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改革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调查报告 XX 年,我县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我县税费改革前 XX 年农民税费负担为 7260 万元,人均为 63.60元,税费改革后 XX 年农业税为 2677 万元,人均为 23.45 元,减负率为 63.1%。这次税费改革,对于进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绝大多数农户在税费改革中受益。但税费改革后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一、税费改革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问题及成因农村基层政权运转困难。税费改革往往导致乡村可用财力进一步减少,乡村组织的运转困难明显增大。村委会的名存实亡。乡村债务负担沉重,缺乏有效的化解途径。目前乡村欠债问题突出,乡村债务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但是税费改革后这个问题突显出来。一些乡村逐年积累起来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原本指望通过统筹和提留来维持周转并逐步得以消化,但农村税费改革后,统筹提留以及集资摊派全部取消,化解债务便成为了头等难事。据调查,清水乡累计负债额达230 万元,比全乡 XX 年的农业税及附加总和还要多;村一级也是如此,该乡 7 个村,村村都负债,负债额超过 60 万元。税费改革导致农业附加税也相应减少,使得一些全靠附加税来维持正常运转的村级基层组织感到了困难,更不用说去偿还那些陈年旧帐。农村基层干部存在难癣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务的缺口最终将大部分落到现任干部的工资上,村干部一年忙到头,有的只能拿到部分工资,有的甚至拿不到工资,严重挫伤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现有条件下,基层干部年老后的后顾之忧没有相应政策解决。村干部认为经济上没有盼头,政治上没有奔头。许多村没有积累只有债务,使乡村基层组织失去了经济基础,其职能相应萎缩,多数村找不到像样的人当村主任、村支书,乡村干部含金量大大降低,村干部一般人都不愿干。面对农村的这种情况,一些有水平、有头脑、有能力的乡村干部纷纷外出打工,谋求出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遇到新挑战。税费改革政策规定,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根据一事一议的原则办理,一事一议的实际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村内集体事业和公益事业的进展,这就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在具体实践中,一事一议制度在一定时间内难实施,目前很多村是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一是缺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