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的建议老师的读书心得体会 我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中的《2、老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 24 小时》这一章节。若有所悟: 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假如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一些优秀老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神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 作为一名老师,是否热爱读书,精神生活是否充实,带给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知识渊博,谈吐不凡,会让学生对老师充满敬佩之情,对知识充满渴望。一个知识丰富而渊博的老师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推崇,这样的老师上的课,乃至说的话都能自觉的引领着学生,促使他们健康的成长。那些没有积累的,光靠书本知识灌输的老师,方法单一,底蕴不足,他们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要想成为一位好老师,自己首先要热爱读书,和学生一起走进书籍的世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因此,还是应该每天挤出点时间,阅读一些和教育教学相关的刊物或书籍,了解教育新动态,学习先进的经验,以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另外,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读书也是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书中的种种阅历、见识、思想,时时刻刻给予我们引领,提高我们对人生、对生活的看法,从而使我们掌握正确而高尚的人生态度,不断从课外阅读中获得营养,滋润自己。给老师的建议老师的读书心得体会 2 今日,我读了《给老师的建议》第 2 条“老师的时间从哪来?一昼夜只有 24小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常常觉得上班时间很紧,几乎从早忙到晚,回家后还要处理一些工作。 而书中有的一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来听课的人很多,他们原来都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照常规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的入了迷,竟连记录都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学生一样。课后一位邻校的老师请教他:“您花了多少时间来背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