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节知识网络】【章节巩固与提高】一、选择题1、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齐聚其中,水下还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B.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C.其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D.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信息传递无关【解析】文蛤、蟹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离不开信息传递。【答案】A2、(2012·泰州调研)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 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 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 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 1 条食物链:Ⅰ→Ⅱ→Ⅲ→ⅣC.E1 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摄入的能量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能量金字塔中Ⅰ表示生产者,Ⅱ、Ⅲ和Ⅳ表示消费者,分别代表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因素,A 项错误。图示的食物网可能有多条食物链,B 项错误。生1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故 E1 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摄入的能量,C 项正确。能量在食物链中只能单向传递,D 项错误。【答案】C3、稻——鸭——萍共作是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解析】生态农业是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前提下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功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同,均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群落是由红萍、水稻、鸭子、各种昆虫以及微生物等所有生物组成;鸭子吃红萍时是初级消费者,吃有害昆虫时为次级消费者;生物群落中水稻与红萍的分层分布,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故 C 选项错误。【答案】C4、关于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食物网中包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只有生产者依赖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能量只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解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生产者吸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