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作文十大切入点之二:文体技法指津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高考作文要“符合文体要求”。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符合作文题目要求的文体;二是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一旦选定文体,考生写作时就一定要合乎该文体的基本要求,体现该文体的基本特征。 一、记叙文 1.形象丰满,个性突出。“形象”指文中主人公的形象;“丰满”指文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完整,具体可感,能浮现于读者的眼前,激发读者的情感;“个性突出”指人物的言行举止具有独特个性。考生不能概念化、脸谱化地只写高大全或假恶丑,而要写出人物的复杂性,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2.抓住关键,浓墨特写。这是指要善于抓住关键细节,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主旨、情感和重要细节的部分,用艺术性特写镜头,浓墨重彩地加以渲染,以求形象生动,真切感人。 3.议论抒情,精妙点化。记叙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并不意味着不能运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记叙是基础,议论是深化,抒情是升华。写记叙文,若没有议论、抒情的精妙点化,人物形象就不可能丰满感人,文章主旨也不会鲜明深刻。但考生在记叙文中运用议论、抒情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前面要有适当的记叙描写作铺垫;二是议论、抒情既要文采斐然,又要精要洗练,切不可长篇大论,拖泥带水,致使文体特征不鲜明。 4.融情于景,诗情画意。考生在写记叙性文学散文时,可以借鉴绘画艺术,融情于景,描绘出富有诗意的画面,这是突出记叙文特征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 二、议论文 1.旗帜鲜明,“理”贯全篇。首先要确定全文的主旨,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摒弃什么,一定要旗帜鲜明,并将其贯串于写作的全过程。无论是确定立意、开篇起头,还是主体论述、结论归纳,都要紧扣主旨,突出议论说理的行文主线索。 2.例证洗练,观点突出。议论文的特点是以理服人,列举的人和事都要为所证明的理服务。在写作中,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1)事例使用二至三个即可,一定要典型。(2)对所举事例不能作具体描写,而应侧重于评述与分析。(3)用例要新,不选用已经失去新鲜感的名人逸事或人人熟知的材料,防止与其他考生“撞车”。例证时,行文一定要特别简练,绝不可枝枝蔓蔓;例证要围绕观点或分论点展开,要与需要证明的观点相吻合。 3.概念思辨,因果分析。“概念”指的是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对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概念思辨,可以大大拓展议论的深度,强化议论文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