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高语文考作文导写 命题作文 生活中的 弃 与 取 导写素材

2013高语文考作文导写 命题作文 生活中的 弃 与 取 导写素材_第1页
1/3
2013高语文考作文导写 命题作文 生活中的 弃 与 取 导写素材_第2页
2/3
2013高语文考作文导写 命题作文 生活中的 弃 与 取 导写素材_第3页
3/3
2013 高考作文素材:命题作文“生活中的‘弃’与‘取’”导写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东坡先生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一个人在生活中为了有所“取”,就必然会有所“弃”。请以“生活中的‘弃’与‘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标题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作指导】 孟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面对的是生命与正义的抉择,如果用这样的问题来拷问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未免过于沉重了些,但拿东坡先生的“肉”与“竹”这道“选择题”来考一考今天的中学生,我以为倒是恰到好处。东坡诗中的“肉”和“竹”分别喻指“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诗人毅然弃“肉”而取“竹”——他为的是能过上一种高雅脱俗的精神生活——这是苏轼高出一般俗人的地方,也是他能坦然而淡然地面对生活中的风刀霜剑挫折坎坷,最终成为文学史上一座常人难以企及的丰碑的根本原因。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在物质追求之外,还会有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会胜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默德就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如果你有两片面包,记住拿其中一片去换一朵水仙花。”这与东坡先生的弃“肉”取“竹”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古今中外,多少有成就者他们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陶渊明生活艰辛,他追求的恰是淡泊宁静、远离世俗的精神生活,最终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雅境界;李白也是为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而放弃了名利,他辞职归隐,畅怀山水,最终登上唐诗的巅峰;钱学森在新中国诞生之初,舍弃美国优裕的生活毅然回国,最终成为人人景仰的航天之父……在物质财富已经大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中学生都应该想一想我们该有怎样的精神追求。 生活中的“弃”与“取”,可以说这不仅是一道作文题,也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道考题,考量我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我们可以借议论文、散文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借小小说、小故事曲折地反映我们的生活态度。作为议论文,必须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力求深刻;叙事类文章须借助形象来表达思想,观点可以含蓄但不能含混。 【佳作示例】 生活中的“弃”与“取” 陶 冶 从小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高语文考作文导写 命题作文 生活中的 弃 与 取 导写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