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新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考点说明1.新中国从成立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其意义、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及其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3.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50 年代外交) ★基础过关一、外交方针的制定1.背景:(1)二战结束以后,世界政治格局由 向 转变(2)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与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3)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民族独立。2.总原则是 3.主要内容(基本方针):(1)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的方针是“ ”。这改变了中国 的地位,政治上建立起 的外交关系;( 2 ) 先 清 除 帝 国 主 义 的 残 余 势 力 , 在 考 虑 与 西 方 国 家 建 立 外 交 关 系 的 方 针 是 “ ”,这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3)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方针是“ ”。使新中国在斗争中不至于处于 的地位;4.外交成果:(1)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 、匈牙利等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2)1950 年 2 月中苏两国签订《_____ __ _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目的:为争取 的进一步好转;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 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2.内容与提出过程:五项项原则是指 、 、 、 、 。最初提出的时间是 年,周恩来在我国与印度两国就 问题时首次提出。第二年,周恩来与 、 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再次确定。2.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三、走向国际舞台(一)日内瓦会议:( 年在 举行)1.目的:为了和平解决 和 问题;2.成果:周恩来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 协议》;3.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 身份参加,进一步缓和了 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二)万隆会议1.背景:亚洲、非洲的运动不断高涨;2.召开:1955 年 4 月, 个国家在 (国家)的万隆召开,讨论的问题主要由 问题和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