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25——1953)★基础过关1.斯大林模式的概念: 又称极权主义、斯大林主义,是苏联在 20 世纪 —— 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 体制,它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文化科学事业等的决策权集中在党中央的最高领导。即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划一的一种发展模式。2.历史背景(1)1924 年,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2)苏联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 的落后的农业国;(3)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3.目的: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4.形成基础:(1)实现苏联工业化:1925 年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实现 的方针;1926 年起进入社会主义 建设时期,工业化的特点是优先发展 、追求 依靠 积累资金;1928 年起,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 的一五计划, 实际上被停止,通过第二个五年计划,到 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2)农业全盘集体化(阅读,略)5.形成标志:1936 年《 》颁布。6.主要内容——主要特征: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涉 及 领域集中体现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长远看,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经济发展失去活力。政治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维系了政权稳定社 会 主 义 和 遭到严重破坏。思想高度集中思想文化体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采 取 的 手 段 对 文化进行管理和控制,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7.基本特点: 、政治与 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问题提升:1.苏联社会主义基本建成前提是什么?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建成前提是什么?时间是 年。2.最早提出要将我国由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的会议是?我国明确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是在何时?标志是什么?3.我国何时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标志是什么?与苏联工业化方针相比,有何特点?4.你认为苏联与我国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共同原因有哪些?5.我国是何时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在走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其急切心里的突出实例是什么?有何特点?6.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所走的现代化道路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