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考研就业分析简介 1.就业专业性强 收入差距大 目前,药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大致分为如下几种:科研人员在大学、讨论所、药厂的讨论部门,从事药物的研发工作;医院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药房、药厂等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公司职员、医药销售人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流通及销售等工作。 从北京各医药类院校的学生的就业意愿看,主要是北京三甲医院的药房,和医院的临床药师。但实际就业率情况却并非如此,学生真正进入医疗卫生单位的只有 5%左右,除了 30%左右的考研深造以外,很大一部分都被各医药公司、制药厂吸收。 一位从业多年的资深技术人员李女士告诉我们,从事药品开发、讨论的职业,对专业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相应的对学历等各个方面的条件也会比较高。从事生产质量保证等工作,对学历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依旧是很严格的。比较之下,从事销售工作对专业要求要低一些,而更侧重销售能力和社交能力。 目前药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月薪约为 2000~3000 元左右,而在大型医药企业或外资企业从事药品销售等工作的毕业生,年薪一般都在 15 到 20 万左右。这些年来药学专业毕业生中一直流传着一流的人才去卖药的说法。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药学会委员刘云表示,确实从整体来看,普通药学专业毕业生收入和卖药工作的收入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很多人做药品销售能够很快赚到钱,但从职业的进展来看同学们还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职业规划。药学和医学一样是一个经验型、技术型行业,选择好自己的专业方向,踏实而坚定的走下去,未来必定有非常宽阔的领域和进展空间。 2.高端人才很抢手 终端人才有缺口 一些名牌大学的药学专业就业情况也还是很好的。如,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接近 100%,总体供需比率能够达到 1∶3~1∶4。刘云表示,中国的制药业,若要摆脱依赖仿制药、进口药的局面,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新药开发的队伍中来。其中,很多专业高质量人才还是非常稀缺的,有些院校的药物制剂、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学生供需比甚至达到 1∶10,非常抢手。 药学的主要专业方向有: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等。在这些专业方向里,药物化学(主要是药物合成)的就业形式是最好的,人员缺口最大,工资也非常高。但是合成接触的试剂都是毒性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