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究 引言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正在向应用技术型转型进展的地方本科高校荆楚理工学院新开设的工科专业。作者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保障和实施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和讨论。针对专业型、职业型工程师的培育目标和市场需求,根据社会岗位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技能的要求,结合制造业进展与技术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较好的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育的特点。 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体系 为了适应高等工程教育进展和市场对生产一线工程师的需求,通过加强各实践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育,根据培育工程素养和渐进的教学模式,以职业工程师培育为目标,构建课内实验、综合实践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科技创新项目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1]。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化构建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课内实验、设计实践、工程训练、科技实践、毕业设计等进行模块化构建。 1. 课内实验模块 对所有专业课程的实验项目内容进行讨论,去除陈旧的、重复的内容,增加新的方法及实验内容,尽可能实现实验方法的多样性。整合传统实验,在新版教学大纲中设置一些具有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特点的实验项目[1]。 2. 设计实践模块 包括机械测绘实践、课程设计和机械类软件实训。在方案设计、性能设计、系统设计中充分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 3. 工程训练模块 包括传统加工(金工实习)、数控加工、材料成型等技术实践。在传统成型与加工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训练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快速成型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技能。 4. 科技实践模块 根据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引导学生健康个性进展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生科技实践活动,通过学科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实践,增长和提高知识创新能力,把学生参加科研立项、学生参加老师科研课题、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作为培育和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2]。 5. 毕业设计模块 毕业设计依托毕业实习,鼓舞学生积极参加企业或实习基地的工程项目,培育其独立思考、独立工作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心指导毕业设计(文章),严格管理,严把质量关,保证人才培育的规格和质量。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保障 1. 创新管理模式 由实验中心和工业训练中心承担实践教学体系、方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