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基础教育教改先进教师孙凤桐先进事迹材料他走着山路家访、冒着大雪上课,不知教出了多少名高校生,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他工作辛苦、积劳成疾,却拿治病的钱去买教学用书;他在大山里教了26年书,同学就是他的一切他叫孙凤桐,天津市蓟县下营镇的一名一般老师。9月6日下午,天津蓟县黄崖关学校老师孙凤桐正在给同学上新学期第一节科学课。为了这节课,孙凤桐细心预备了好几种花和树叶等标本。从教26年,孙凤桐喜爱自己的岗位几近成痴,虽然换过几个学校,但从没离开过蓟县下营镇的大山。专心训练孩子工作第一年,他带的六班级同学全都考上了县中学1984年,孙凤桐从蓟县师范学校毕业,到下营镇桑树庵学校任教。上班的前一天,父亲帮他捆上行李说,娃啊,你是穷人家的孩子,不能怕吃苦,干啥就得像啥,得把山里的娃娃教好。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桑树庵村是个马车都进不去的村子,村里的学校只有两个代课老师,三间四处透风的教室里只有几张泥桌子和缺腿的破凳子。学校离孙凤桐的家有20里山路,他从今吃住在学校。没有伙房,他就用两块砖头支着饭盒煮点面汤;没有教学用具,他就自己掏钱买粉笔和墨水;村里穷,不少同学连课本都买不起,他就自己买来送给同学。两个月下来,孙凤桐没向家里交一分钱,反倒搭进去80多块钱,这差不多是他三个月的工资。在山里的学校,孙凤桐什么科目都得教。为了向有阅历的老师学习,他经常骑自行车走几十里山路去听课。从教第三年,孙凤桐开头教英语。教学中孙凤桐总结了实物、试验、实践教学法。教单词被子,他就把自家的被子搬来,同学从一个被子又可以学到好几个相关单词。同学们的英语成果提高得很快。山里天黑得早,下午三点钟学校就放学了。为了给同学们补课,又不让同学摸黑回家,孙凤桐就去同学家里补课。有一次补课回来,天已经黑透了,孙凤桐不当心掉进一个山坳里,好不简单才爬上来。1985年冬天,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孙凤桐趁周五去亲戚家串门,没想到周六下了一场齐膝深的雪。周一早上,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都以为孙凤桐不会来了,没想到他在大雪里跋涉了9个多小时,硬是在同学早自习前赶到了学校。孙凤桐还常常家访。在他看来,家访简单得到家长的支持,孩子成果提高得快。孙凤桐对每个同学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家访,不管同学家住得多远都没有例外。工作第一年,孙凤桐带的桑树庵学校六班级同学,全都考上了县中学。此前,学校的升学率是10%。用爱关心孩子我也是山里的孩子,我知道他们的难处孙凤桐把同学当成一切,26年来,他不知替多少同学交过学费,说服多少父母让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1988年,同学董海波父母双亡,兄妹两个生活无依。孙凤桐不仅为他们捐款,还联系了一家福利机构,为他们供应免费吃住。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2022年,同学董晶晶出车祸撞断了胳膊,父亲上山采药又摔成重伤。孙凤桐跑遍全县27所中学校募集了2300元钱,解了董家燃眉之急。如今,董晶晶从天津师范高校毕业,也成了蓟县的一名山村老师。我也是山里的孩子,我知道他们的难处。孙凤桐说。1994年6月,孙凤桐被确诊为严峻的腰椎间盘突出。之后40多天,他卧床不起。病情刚有好转,他就坚持上班。这时,校领导犯难地找他谈话,说西大峪学校急缺英语老师,问他能不能去任教,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西大峪学校没有宿舍,他以自行车做拐棍,每天来回30里山路去上课;学校没有食堂,他就把自带的干粮放在窗台上晒一晒再吃。中午,他从不午休,而是给同学们补课;暑假,他忍着腰痛去同学家家访。当年,孙凤桐教的班级被评为县级优秀班集体,六班级的同学全部以优异的成果升入学校。讲课加家访,孙凤桐回到家里经常已经筋疲力尽,自己的两个孩子从来没有辅导过。大儿子只是读了技校,家里的活也都落在多病的妻子和老第5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父亲身上。引导孩子去讨论要给孩子们补上生存力量这一课孙凤桐教过的同学和他有着深厚的感情,逢年过节,孙凤桐家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那是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