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二册[人教版]第 4 章 基因的表达第 3 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一、知识结构 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遗传密码的破译 克里克的实验证据 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现二、教学目标1、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2、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解决方法]利用“英尔斯密码”,英文句子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密码,分析尼伦伯格和马太实验的设计思路,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方法。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尼伦伯格和马太设计的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解决方法]结合教材中蛋白质体外合成的实验示意图,提出相关问题,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四、课时安排1 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六、教具准备课件。七、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导入:1944 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就在他的《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最早提出了遗传密码的设想。他猜想染色体中的有机单体严格、精确地排列,构成了遗传密码。遗传密码决定了生物的遗传性状。这个大胆的猜想,吸引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投身到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去破译遗传密码。[问题探讨]展示教材 P73 莫尔斯密码表及相关问题,学生回答:译成英文为:Where are genes located. 用莫尔斯密码回答为—··/—·/·基因位于 DNA 上。自 1953 年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以后,科学家就围绕遗传密码的破译展开了全方位的探索。一、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1954 年科普作家伽莫夫对破译密码首先提出了挑战。他设想:若一种碱基与一个氨基酸对应的话,那么只可能产生 4 种氨基酸,而已知天然的氨基酸有 20 种,因此不可由一个碱基编码一种氨基酸;若 2 个碱基编码一种氨基酸的话,4 种碱基共有 42=16 种,也不足以编码 20 种氨基酸;因此他认为 3 个碱基,编码一种氨基酸。伽莫夫用数学的排列组合的方法在理论上作出推测的,后来的实验证实这一推测是完全正确的。接下来,人们不禁又要问在三联体中的每个碱基作为信息只读一次还是重复阅读呢?以重叠和非重叠方式阅读 DNA 序列会有什么不同呢?呈现教材 P74 图片。[思考与讨论]1、学生回答:如密码子是非重叠的可能影响 1 个氨基酸,如是重叠的,可能影响 3 个氨基酸。2、学生回答:插入 1 个 A,非重叠将会影响后面所有的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