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学案考点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一.知识网络 二 .核心梳理1.地主阶级的救国思想(1)抵抗派的思想①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 作用: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2)洋务派的思想①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② 作用:为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① 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② 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谈不上付诸行动。(2)维新变法思想①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思想不断传入;民族危机的加深。② 主张: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 作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一次思想解放潮流。3.新文化运动(1)背景① 袁世凯实行专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②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③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2)内容①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影响①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1② 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③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④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4.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原因① 新文化运动对民主和科学的提倡,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② 旧民主主义革命屡次失败的教训。③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人看到希望。三.思维点拨要客观地、辩证地分析中国近代的思想,不能一概而论,既要认识其进步性,又要认识其局限性。要注意近代思想与经济近代化和政治近代化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理论”等政治原理去分析不同时期近代化思想形成的原因,理解近代各派别的政治主张及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四.难点突破(一)全面认识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思想的演变1.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四方面论争 2.思想近代化的五大特征(1)一个主题: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2)一个方向:向西方学习。(3)三个阶段: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单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挽救中国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同样也不能挽救中国;中国人最终选择的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