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选修四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浙江省洞头县第一中学 陈海伟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19 世纪是西方殖民主义扩张的过程,也是被压迫、受剥削的亚洲各族人民反抗殖民暴力的过程。随着亚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接受西方教育和政治观念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民族主义运动。在东方开始出现以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建立主权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为目标的民族民主运动,亚洲进入了“东方觉醒”时期。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中国的孙中山、印度的甘地和土耳其的凯末尔。要引导学生在充分把握这些人物基本活动的基础上,恰当分析和评价每位人物在领导各自国家民族民主运动中的影响和作用。要注意从 20 世纪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和引领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高度来审视和探究上述历史人物的各项活动,要认识到亚洲各国对争取独立和富强道路的选择是由本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也与重要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和追求目标有关。认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发展道路,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学习和感悟民族解放的先驱们为了国家独立和富强“一往无前,愈挫愈奋”的精神,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结合作、共同成长的意识2、课程目标内容及解读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 20 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就是要求我们结合教材梳理孙中山的大事年表。学会采取史论结合的方法,就是把孙中山这个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看其是否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为满足这种趋势而担负起发起和促起实现的责任。同时注意3、教学指导意见第一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概述孙中山为中国的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从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学习要求导辛亥革命、颁布《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国、促进国共合作。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寻求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发 展要 求评价孙中山在 20 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说明教学本课时可以联系必修 I 专题三“辛亥革命”和必修Ⅲ专题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课的相关内容,提高对孙中山主要史实的学习,加深对孙中山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