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祀我殇胞——写在第五个国家公祭日【素材回放】2018 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 81 年。当天早上 7 点整,晨曦中,旗手们迈着正步,走向集会广场中央。升国旗、下半旗仪式在这里举行。12 月 13 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 10 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4 年 2 月 27 日,中国以立法形式将 12 月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的 12 月 13 日,是中国第五次以国之名义,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素材解读】又是一年公祭时。12 月 13 日,我们迎来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纵然时间有平复一切创伤的伟力,可那种刻骨铭心的巨创,却在每一个这样的日子里呼啸而来,隐隐作痛。南京大屠杀这一反人类的恶行,带给中国人的是无尽的屈辱和深深的创痛。不忍直视的痛史,每次触摸,都是一次折磨。每次抚摸,结痂的创口都会流血,每次回望,再冷静的思绪都会悲情难抑。国家公祭,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现实的审视,更是对美好未来的展望。这样庄严的仪式,既是为了提醒我们,不忘曾经的屈辱,更是为了凝聚共识,为民族腾飞的关键一跃积蓄力量!历史告诉我们,泪水浇不开和平之花;现实也告诉我们,和平只能靠捍卫而不是祈求。历史的苦难没有让中国人民颓废倒下,反而让中国人民更加奋发图强;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过去,也激发了我们创造辉煌的潜能。以国家之名,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公祭,就是点燃一支火炬。这支火炬,让我们能够铭记历史,从历史的苦难中汲取教训和力量。忘战必危,绝不能让屈辱的历史重演。今天的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1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的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支柱。今天,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走出那段悲情历史,更是为了创造属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以国家之名,举行国家公祭,来唤醒民族的共同记忆,来凝聚民族复兴伟力共同创造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辉煌历史!【适用话题】祭奠同胞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兴我中华家国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通记忆不会凋零,更广维度传播历史国家公祭,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以史为鉴,唤起世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纪念战争是为了远离战争,追忆灾难是为了远离灾难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来中国的深刻教训惟愿我们都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