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中学 2010 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考点二、中国的古代艺术编号: 52 编写:戴晓洁 审定:罗学成 仇亚洲【内容标准】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教学要求】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2.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感受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光大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考试说明】 2)汉字与书画 ①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②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考点解读】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起源和演变概况① 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② 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西周时期,形成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③ 秦始皇“书同文”: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④ 汉字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2)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3)演变过程:古文字和隶楷两个阶段2.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1)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①两个阶段:魏晋前(自发阶段)——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其审美功能;魏晋后(自觉阶段)——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②发展脉络及其特点小篆脉络:始于——秦代特点: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脉络:始于——秦朝 成熟于并通行于——汉魏特点: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草书脉络:起源——汉初成熟——东晋著名书法家: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特点:①笔画简约,钩连不断;②线条流畅,任情纵性;③难于辨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楷书(也叫真书、正书)脉络:始于——东汉末,通行至今。完善——魏晋,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鼎盛——唐朝,初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盛唐颜真卿的《颜氏家碑庙》,晚唐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谨、具有实用价值。行书(介于楷草之间的字体)脉络:经东汉至西晋,完全成熟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东晋的王羲之的《兰亭序》(2)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时期成因绘画、画家及作品脉络特征原始社会彩陶画《鹳鱼石斧图》,还有岩画、壁画、地画等绘画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