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应用中过程的选择浙江省 诸暨市 学勉中学 李国莲 311811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EK1+EP1=EK2+EP2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来解决很多问题,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2)分析是否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从而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3)确定过程初末状态的机械能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4)解方程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中若能选择合理的过程,有时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使解题过程由繁变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 1、如图 1 所示,AB 是竖直平面内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槽,圆弧槽底离地 1.8m,圆弧槽的半径为 R=3.2m,O 点是圆弧的圆心,一个小球从与 O 点等高的滑槽 A 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求:(1)滑到 B 点的速度大小。 (2)小球落到地上 C 点时速度的大小。解析:(1)小球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运用机械能守恒 EK1+EP1=EK2+EP2(假设 B 点为零势能面) 0+mgR=+0 得 v==m/s=8m/s有些同学得到这个结果后,在做第二题的时候,很容易在此基础上在 BC 这个运动过程中应用机械能守恒,但如果能选择 AC 运动过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那么会使得解题过程更加简洁。(2)小球从 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运用机械能守恒 EK1+EP1=EK2+EP2(假设 C 点为零势能面)0+mg(R+h)=+0VC==m/s=10m/s例 2、如图 2 所示,悬挂在 O 点的一个质量为 m 的摆球,摆长为 L,开始时摆球出在与 O 点等高的 A点,悬线伸直处在水平位置,在 O 点正下方有一枚与纸垂直的钉子,让小球由静止释放,悬线与钉子碰撞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以半径 R 做圆周运动,求球运动到 C 处的速度。用心 爱心 专心RAOCBh图 1解析:小球从 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运用机械能守恒 EK1+EP1=EK2+EP2(假设 C 点为零势能面)0+mg(L—2R)=+0VC=还有一些问题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并不守恒。在这些问题中,确定在哪个过程中应用机械能守恒显得尤为重要,不然的话就会出现错误。来看下例:例 3.如图所示,用长为 L 的细绳悬挂一个质量 m 的小球,悬点为 O点,把小球拉至 A 点,使悬线与水平方向成 30º 角,然后松手,问:小球运动到悬点的正下方 B 点时,悬线中张力多大?分析:在 A 点松手后,绳子将为松弛状态,所以小球在重力作用下作自由落体运动,当小球落到 A 点的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