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活动方案设计 阅读活动方案设计篇 1 科学知识图画书《海豚》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色彩纯粹逼真,海洋蓝的主色调把海洋的宽广、深邃、宁静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当我一页页翻阅时,我又被书中的主人公、海洋中的精灵、憨态可掬的海豚给吸引住了。此外,这本图画书的文字和画面的对应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如何通过集体教学活动与幼儿分享这本图画书呢?我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寻找着灵感,构思着活动方案。以下是我的三点体会。 一、结合教育目标进行有效设计 首先,我希望通过组织阅读活动,帮助幼儿梳理、归纳、提升有关海豚的认知经验,所以我设计的一个教育目标是“通过阅读绘本,了解海豚的外形特征及主要生活习性”。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先让幼儿自主阅读,在此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和轻声提问(你在书里看到了什么?这张图片是什么意思?)去了解每个幼儿对海豚的原有认知经验和阅读理解水平。 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我进行了集体性的引导,以最大化地发挥集体教学活动对促进幼儿提升原有知识经验的作用。考虑到科学知识图画书的文字简洁明了,前后页画面之间、上下文之间大多没有情节的连接和必定的逻辑关系,我对图书内容进行了选择处理,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了 PPT”(演示文稿)课件,课件画面的呈现顺序如下:先出示第 8~9 页,“有的海豚有长长的嘴巴,有的海豚有圆圆的大头”;然后出示第4~5 页,引导幼儿观察海豚长在头上的鼻孔;接着出示第 16~17 页画面的'局部——海豚的嘴里正叼着小鱼;最后出示第 14~15 页,小海豚依偎在大海豚身边。我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我想先帮助幼儿认识海豚的外形特征,并把认识鼻子列为重点。然后引导幼儿了解海豚喜爱吃鱼,吃的时候不用牙齿咀嚼,直接把整条鱼吞下去的生活习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通过推测一大一小两条海豚的关系,了解小海豚是如何长大的。我试图通过以上设计体现老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引领作用,以实现教育目标。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有效的教学策略 小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短,认知经验不足,以感官认知为主。由于科学知识图画书大多没有情节,且画面比较写实,小班幼儿在阅读时容易感到枯燥,所以老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延长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在《海豚》阅读活动中,我以“你们听过大海的声音吗”为引子,让幼儿凝神静听海浪声和海豚的鸣叫声,充分引发幼儿的好奇心,然后提出“大海里住着哪些动物朋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