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传统习俗介绍及禁忌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聚、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的传统习俗都有哪些?以下是编写整理的一些关于除夕的传统习俗介绍及禁忌,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除夕的传统习俗: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预备辞旧迎新,吃团聚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聚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劝慰与满意,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培育之恩表达感谢之情。 吃年夜饭,是年节家家户户最喧闹快乐的时候。大年夜,丰富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聚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福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盛如“烈火烹油”。 年夜饭的名堂许多,南北各地不同,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这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习惯。由于地理气候方面缘由,除夕、春节之际北方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寒冬,冬天的北方地区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基本上没方法种植作物,可选用的食材不多,过年多吃饺子。而南方地区,尤其是沿海一些地方,基本上四季绿意盎然,南方冬季在蔬果等食材上占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在饮食的选择上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在地利方面,又得益于水资源充足分布广所以各类渔获充分食材多样;所以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上,南方的饮食会丰富多样一些。 贴年红 年红,是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予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妙将来的祝福。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致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妙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依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这一习俗据说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头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