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在路桥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混凝土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路桥施工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满足了路桥建设的现代化需求,又提升了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控制了成本投入,对路桥施工的现代化进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文章主要就预应力混凝土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特点和在施工中的优缺点,指出了路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并给出了治理策略。预应力混凝土;路桥;施工1 引言预应力混凝土是近年来在路桥施工建设工程技术方面的创新与进展,有效地弥补了原先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足,为国家路桥施工建设提供了新动力。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支持下的路桥工程在抗裂性能、承载能力、强度、硬度、耐久度等方面都具有先进性,大大延长了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对强化预应力混凝土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2 预应力混凝土简介普通钢筋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很小,只有 0.0001~0.0015。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拉伸区内的混凝土会开裂。构件的刚性以及挠度都很小。所以为避开混凝土开裂,抗拉钢筋的应力只能达到 30MPa。对于破裂的部件,当裂缝的宽度限制为 0.2~0.3mm 时,抗拉钢筋的应力也就只能达到约 200MPa。为了克服普通钢筋混凝土过早开裂以及钢筋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问题,对混凝土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创新,就是将预应力施加到混凝土上。即在结构或构件的拉伸区域中,在钢筋进行拉伸以后,将钢筋的拉伸力施加于混凝土上,这样就能使混凝土因为受到预压缩应力而产生一定的压缩形变。当构件受到应力时,首先要通过压缩变形抵消拉伸区域中混凝土的拉伸变形,然后,随着外力的加大,混凝土逐渐拉伸,从而延迟了裂纹的产生。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目的是提高结构或构件的抗裂度、结构和构件的刚度、充分发挥高强钢材的作用和把散件拼成整体。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不能只考虑片面的影响因素,务必要将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应力以及现场施工条件都考虑到,然后,根据所有的影响因素选择最适宜的施工方法。对于大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T 形钢结构以及斜拉桥,通常会选择运用无支撑悬臂吊篮的施工方法,就是将混凝土放在两侧的平衡悬臂截面上,后段则依靠浇筑段的支撑,每个段都要经过浇筑、张紧以及连续加载(移动吊篮)等过程,并渐渐实现全桥的施工。自举系统的悬臂施工方法可以使这种桥梁类型的结构性能以及施工特性进行完美融合,并且使二者达到高度协调统一,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