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稻田免耕栽培技术方案 马铃薯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 10 万亩左右。由于受品种退化严重、种薯供应不足、病虫害危害大、单产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全县马铃薯商品率极为低下。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马铃薯产业进展步伐,着力推动马铃薯产业“从大春种植为主向小春和冬早反季拓展、从一年一熟向一年两熟延伸、从粮饲型向商品型扩展”,促进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健康进展,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创收。特制订《盐津县马铃薯稻田免耕栽培技术方案》,以指导全县生产。 一、合理选择优良品种 结合我县实际,选用高产、抗病性强的良种会-2 号为主。 二、适时播种 一般在 9 月下旬—10 月上旬播种为宜。 三、种薯处理 一是种薯切块:为节约种薯,扩大种植面积,种薯在50 克以下的可整薯栽种;51—100 克种薯,可纵向一切两瓣,对 100—150 克以上种薯,可实行纵斜切法,切为 3瓣。注意每块种薯必须保证有 23 个健全芽眼,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尽量在靠芽眼的地方下刀,以利发芽;切块使用刀具要用 75%的`酒精或 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做到一刀一粘,每人两把刀轮流使用,防止切种过程中传播病害。二是浸种催芽:播种前用 98%“九二 0” 5ppm(即 1 克“九二 0”加少量高度包谷酒或酒精溶解后兑水 400 斤,浓度因种薯后熟度而异)浸种 20 分钟,晾干后即可播种。 四、合理密植 一是科学排水:稻谷收获后,割除稻桩,在稻田四周按沟宽 1 尺,沟深 1 尺的要求提排水沟,以降低稻田水位,保持田面干燥无积水;二是合理密植:在理好排水沟的稻田内,按 5.6 尺一个幅带(沟宽 1 尺、厢面 4.6 尺)的要求,在 4.6 尺的厢面上按行距 1 尺,株距 0.8 尺进行错窝种植 4 行马铃薯,每亩密度在 6000 塘以上;三是施足底肥:播种后按每亩用复合肥(15:15:15)30 公斤、过磷酸钙 30 公斤、尿素 5 公斤拌匀后均匀施入行内,不能将肥料直接接触种薯,然后盖上稻草,再用 1500 公斤农家粪均匀施在稻草上,同时每亩用 58 公斤生石灰撒在稻草上,以加速稻草腐烂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注:播种时不需打塘,把种薯直接放在稻田上,如切块种薯应切口朝上播种;盖草后在厢于厢之间要提沟宽 1 尺,沟深 1 尺的排灌沟,并将沟内泥土盖在稻草上。 五、覆盖稻草 播种施肥后盖上稻草,稻草与厢面垂直,草尖对草尖均匀覆盖厢面,厚度 8~10 厘米;一般栽种一亩马铃薯需用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