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论语读后感1000字论语读后感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治国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挡他逃亡。但我更喜爱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就我看来,人的一生中秉怀着很多有关生活的触动,只是许多时候,这些触动没有点燃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而使我们困惑地活着。于丹的《论语》心得中,虽然从其独特的共性视角动身解读《论语》。但究竟是一种颇能为大众认可的个人独特的对于《论语》的感悟。每个人要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是想要在《论语》中找到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还需自己到论语中渐渐寻找。《论语》告知大家的东西,永久是最简洁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知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欢乐的生活。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人们对父母的付出视之为必定,孝道在渐渐褪色。对现在的人们讲孝是特别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看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导长期不加转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为人子女,做让父母为你担忧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们认为只要供应父母良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而对父母们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听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从父母的意愿、教导行事做人。(.9xwang.com)但父母们真正需要的就是这些。所以为父母供应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假如能够根据父母的意愿、教导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丢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全部人的过失。《论语》告知我们,要本着公平和理性的态度去敬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1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所谓的仁,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他喜爱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爱别人有灾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情感。所以说:“那上面的与人相互友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就是"恕"这个字的本意。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假如换位思索,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转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开对他人造成损害。我对孔子的仁爱之道尤为触动,孔子曾经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爱离我们远吗?我想要仁的时候,念头一动,斯仁至矣,仁爱就来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爱布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