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202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金荣主要事迹金荣,女,蒙古族,1970年12月诞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第一中学高级老师。面对艰苦的办学条件,她像一个忠于职守的哨兵,日夜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把青春和热血、精力和才智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牧区的教学事业和她的同学们。她关爱同学,对有困难的同学倾囊相助。为了培育同学成长成才,她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更新训练教学观念。她擅长讨论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总结出适应不同层次同学的教学方法,深受同学欢迎。她乐观投身科研,先后撰写了10余篇训练教学论文并公开发表。作为班主任,她乐观发挥训练教学示范、引领作用,培育了一大批市、旗、校级骨干老师,为当地的新课程改革作出极大的贡献。曾荣获自治区优秀老师、自治区学科带头人、呼伦贝尔市名师等荣誉称号。她像一个忠于职守的哨兵,日夜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把青春和热血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牧区的训练事业。奉献青春,爱洒草原第2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1993年夏季,金荣立刻要高校毕业了。有些毕业生留恋城市,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更不愿到边远艰苦的地方,但金荣却在毕业安排志愿栏里写下了这样话:“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年8月,金荣来到了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乌布日宝力高苏木中学。这里离蒙古国30华里地,蒙古草原深处,人烟稀有,没有大路,只有弯弯曲曲的“自然路”。金荣来到学校一看,这里生活条件很差,学校房屋破旧,多处是用塑料布、纸壳把没有玻璃的门窗堵着。校内没有围墙,没有电,也没有充分的水。学校四周只有30米深的大口井,最寒冷期这口井完全堵塞,只能饮用雪水,用雪水做饭。外面世界的信息很难听到,四周百里地没有村庄,由于偏远、闭塞、贫困,牧民们的文化生活非常落后。实际上,学校的状况比金荣想象的还要艰苦。学校资金紧急,没有煤,班级的取暖问题班级自己解决,每到秋天领着同学去捡牛粪。这里的冬天特殊寒冷,达到零下四十几度,乌布日宝力高苏木的茫茫草原上,第3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北风咆哮、天寒地冻、汽车在大冬的三尺多厚积雪中很难爬行,没有客车,间或有出租车通往海拉尔。通往外界必需坐这个车,必需要预备好足够的食物和羊皮外套,为在野外住宿做好保障。金荣教的同学都来自中蒙边疆,其中一名同学母亲去世,父亲多病没有经济收入,一系列的打击使他心情波动很大,学习成果一路滑坡。为了唤醒这名同学的上进心、自信念,金荣查找他身上的闪光点。她知道这名同学身强力壮,干活肯卖力气,实实在在。金荣就在班会上表扬了他。从今班上有什么活他抢着去干,后来让他当生活委员。这名同学果真不负众望,把班级的卫生以及方方面面的关系都处理得很好。在这个基础上,金荣把他找到家里,关心他补习功课,在老师的关心下,他的学习成果很快赶了上来,最终以优异的成果考上了高中。同学有困难,金荣倾囊相助,班级需要钱,她可以慷慨解囊。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十多年来她为困难同学不知拿了多少钱。为了鼓舞同学,金荣班级里设立了学习进步奖、体育竞赛奖、值日奖、卫生奖、劳动突出第4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奖、贡献奖。音乐奖、美术奖、书法奖等十几个奖项。她常常自己拿钱买来奖品,对十几个奖项的成果优秀者赐予嘉奖。面对一群质朴纯真的草原孩子,金荣倾注了全部心血。1993年,金荣由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安排到新巴尔虎左旗乌布日宝力高苏木中学,从教以来,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00年调入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第一中学。从教20载,曾担当14年班主任工作,6年教育主任,长期教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从教以来,金荣忠诚于训练事业,仔细贯彻中央训练方针,正直诚恳,言行堪为师生表率。爱岗敬业,悄悄奉献,开拓进取,锐意改革,成效显著。多年以来始终以认仔细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是一位务实肯干、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学阅历丰富的骨干老师。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投身到训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