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总结一本学期教研组积极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发挥品德学科讨论、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坚持以推动课改为核心,以转变教学思想,接收、融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目标,着眼课堂教学,深化学科教研,努力使老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的课改要求,使老师专业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素养得到良好培育,切实提高小学品德课程实施质量。品德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老师仔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老师一起就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沟通并在行动讨论的过程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稳妥地推动课改工作,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化开展课堂教学讨论活动,切实抓好老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学期我们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1、仔细研读了学科课程标准,组织老师针对新课程标准各阶段目标和各学段现行教材进行深化、细致的专题性讨论。组织老师参加倾听专家讲座,通过互动式的沟通,进一步革新老师的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大邑县教研室组织的品德学科教研活动,组织老师参加业务培训,我们学校仔细推行学生的“十个好习惯”和 21 个品行的训练,坚持书香阅读和荷园文化建设教育。各年级老师针对学生年龄段不同,开展各种有效性活动,我校杨老师、陈老师、严老师、张老师等等在荷园文化建设教育方面做的特别好,班级文化建设也围绕着荷园文化教育进行,每个班上都办了丰富多彩的荷园班级风采展示,在学校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组织老师仔细学习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派出学校专职老师和六年级全体品德老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使每位老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老师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新的认识,从基本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进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有效传播的效率,就要仔细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老师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革新教学思维,由此探究出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