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天健小学 黄楚芬【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6 课。本课基于课程标准的“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一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本课则继续探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 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并推理得出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二是初步尝试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但本课并非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得出科学准确的四季变化成因,只是纠正学生常见的一个错误观点而已。【学生分析】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较普遍的错误认识。在我们孩子的经验里太阳像火堆一样,是一个热源,太阳的温度是非常高的,越靠近太阳越热;四季变化最显著特征就是温度的变化,自然就会把“离太阳近温度高,就是夏天;离太阳远温度低,就是冬天”关联起来。在了解太阳公转特征时,恰巧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学生就会把这个事实列入该错误观点的“有力证据”中去。而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储备是无法真正理解四季的成因的,所以教材只能打破错误观点,没有建立正确观点,但在探究过程中,已经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继续探究的种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2. 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科学探究目标1. 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2. 通过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距离变化无关。科学态度目标1.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2.为完成探究活动,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四季变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地球公转的各种特征,并尝试用模拟实验表达出地球运动的全部特征。难点:全面了解地球公转的特征,并推理出四季变化应该与地球公转有关【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乒乓球、油性笔、圆盘、地球模型。老师准备:地球公转的资料、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过程】一、聚焦1.看图引入。(1)展示昼夜交替图片,请学生说出成因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老师总结,我们观测到的众多天文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2)展示四季代表性图片,请学生辨认季节。老师总结,四季变化是四季交替,年年循环,周期是一年。2.过渡。提问:你认为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