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 B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1、中药材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法律规范简称中药材 GAP(即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它是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质量等多种因子,对药材生产的各个环节乃至全过程的法律规范。2、植物的发育:植物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生长的同时发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的质变过程称为发育。3、栽培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4、化感作用: 植物分泌某些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的抑制或促进作用。5、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和侧芽由于发育迟早的不同,以及所处的位置不同,主茎顶端在生长上占有优势的地位,影响侧芽的生长,这种植物主茎的顶芽抑制侧芽或侧枝生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喜光照植物、喜阴照植物、中性植物;2、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防治;3、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4、普通、堆土、高空压条;5、温度、水分。6、查、引(种)、选(种)、育(种)。三、是非题(每题 2 分,共 10“√”“分;对打、错打 ×”)1、×;2√、 ;3、×;4、×;5√、 ;四、简答题(共 24 分)1、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8 分)答:植株体内不同器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这种关系称为生长的相关性。(4 分) (1) 顶端优势;(1 分)(2)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的相关性;(1 分)(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1 分)(4)极性。(1 分)2、中药材适宜采收期如何确定?(8 分)答:(1)根据药用植物种类确定采收年限和时间:既要考虑产量,更应该注意质量。(2 分)A、有效成分积累高峰与药用部位生物产量一致时,以最大产量时采收;(1 分)B、有效成分积累高峰与药用部位生物产量不一致时,以有效成分总量得率作为确定适宜采收期的推断指标,有效成分总量值最大时即为适宜采收期;(1 分)C、有些中草药中除含有效成格外,尚含毒性成分,确定其适宜采收期时应充分注意该因素。应选择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但有毒成分含量低时为采收期。(1 分)(2) 同一种药材在不同地区栽培,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适宜采收期,也就是说不同地区适宜的采收期不同。(3 分)3、如何促进药用植物插条的生根成活率?(6 分)答:(1)机械处理:有剥皮、刻伤、环剥等方法,主要用于不易成活的木本药用植物扦插。(2分)(2)黄化处理: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