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股权之争的来龙去脉转载 2024-06-28 22:11:59先简单梳理下万科的进展历史: 1)、1984-1993 年:建立多元化的业务进展格局,利润以工业与商贸为主 2)、1994-2024 年:确立以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提出住宅产业化 1994 年,万科提出以城市中档民居为主,减少在房地产上的开发品种,成功的实现了企业的“减法”战略。此后整整十年间,万科在自己的住宅实验中心,将王石的理念转化成了产品。 3)、2024-2024 年:推行绿色、环保、低碳领跑房地产行业 万科在这一阶段进一步扩大集团在各地的市场份额,实现成为行业领跑者的目标。跻身全球最大住宅企业之列。 2024 年万科共销售住宅 4.8 万套,销售套数位居世界首位,已经跻身全球最大的住宅企业行列。 2024 年,万科以 1709.4 亿元再次刷新中国及全球企业房地产业务年销售额历史记录,销售金额同比增长 21.0%。连续 4 年蝉联全球住宅销售冠军。 如今,万科已走遍全国 68 座城市,成为中国约 200 万家庭的信赖之选。 从 1984 年成立以来,万科用 20 年做到了 100 亿,接着又用 10 年从100 亿做到了 2024 年的 2000 亿,其业务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30%。第一个问题,这么牛气轰轰的万科为何会陷入股权之争,成为争夺的目标呢? 媒体称,对于万科成为争夺的目标,这似乎是包括万科在内的所有有所见识的人的共识。(看来万科股权结构问题由来已久了) 一方面是万科是一家优质公司,是地产界的领军人物。因此,向万科下手应是不少有实力的企业家与投资家的一大愿望。 二方面是万科的股权分散,原第一大股东华润一直是纯粹财务投资者身份,不插手万科经营事务。且第一大股东华润持有万科 A 股股份只占15.23%。 作为实际掌控者和创始人,王石持有股份不到 1%,在这场争斗中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在郁亮推行合伙人制后,万科管理层所持万科股份不过4%。 而王石、郁亮曾表示,这种极为分散的股权结构确实给潜在的投资人可乘之机。(这样任何觊觎万科的公司,都可以通过二级市场收集筹码,进而控制公司,达到想要的目的)第二个问题 万科作为地产业的老大,为什么股权会如此分散呢?难道管理层都是吃素的? 究其原因,要追溯到 1988 年万科的股改说起。王石回忆说:“1988 年万科股份化改造,4100 万资产做股份,40%归个人,60%归政府,明确资产的当天我放弃了自己个人拥有的股权,一直到今日我在万科拥有极少的股份。 之所以放弃资产,我觉得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