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方式产后阴道菌群变化与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关系王淑莉[1] 谭道文[2]产褥感染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对 108 例产褥期妇女阴道菌群进行分析,以探讨分娩方式对阴道菌群变化的影响及与合理用药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24 年 5 月至 2024 年 12 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后 48 小时产妇共 108 例,其中剖宫产 术后 45 例,侧切加助产 27 例,单纯侧切 25 例,完全自然分娩 11 例。1.2 、方法 ①会阴擦洗前后阴道内细菌培育,置于不同的培育基作药敏试验,擦洗分别用 10g/L、50g/L 的活力碘及 10g/L 的灭滴灵溶液。②产后 3 天常规检查 CRP 及检测体温及白细胞,如 CRP 增高、WBC≤12*109/L 为亚临床感染,如体温连续 2 次>38℃、WBC>12*109/L 以上,且伴恶露污秽、子宫体有压痛,即诊断为产褥感染。2 、结果;2.1 、不同分娩方式阴道内细菌培育结果表明 ,见表 1表 1 阴道内细菌培育情况与不同分娩方式的关系细菌种类剖宫产阴道手术产侧 切自然分娩例%例%例%例%大肠埃希菌920829.6416218.2B 族链球菌1226.7518.52819.1脆形杆菌0013.70000变形杆菌00000000类白喉杆菌24.427.41400金黄色葡萄球菌24.427.41400细球菌36.627.41419.1枸橼酸杆菌24.413.70000A 族链球菌00000000绿色链球菌00000000表皮葡萄球菌613.4414.828218.2合 计3679.92592.51144654.6从表 1 可以看出,不论何种术式,大肠埃希菌感染占主要地位。其中发阴道手术产最为明显,其次为剖宫产,再次为正常产与侧切产。其主要为 B 族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细球菌和类白喉杆菌,但 B 族链球菌感染都以剖宫产为显著。2.2、阴道内细菌培育阳性者药敏试验情况:见表 2。表 2 、不同抗生菌对阴道内细菌药敏情况药物 菌群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类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 族链球菌细球菌青霉素----氨苄西林---+ + ++ + +先锋霉素+ + +-+ + ++ + ++ + ++ + +红霉素+ + +-+ + ++ + +新诺明+ + ++ + ++ + ++ + +丁胺卡那+ + ++ + ++ + ++ + ++ + +氟哌酸+ + ++ + ++ + ++ + ++ + ++ + +羧苄青霉素+ + ++ + ++ + +链霉素+ + +-庆大霉素+ + ++ + +氯霉素 + + + 从表 2 可看出:青霉素对治疗产褥感染致病菌不敏感,而新诺明(SMZ)、氟哌酸口服药敏感度最佳。先锋霉素除对大肠埃希菌不敏感外,其它都是极度敏感,如氨苄西林和羧苄青霉素等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