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2022年xx县学校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进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消失了一个新的特别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九象网23http://.9xwang.com针对这一现状,为深化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训练和身心进展状况,xxx县妇联、县训练局、县关工委于2022年5月12、13日到部格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xx乡、xx镇、xx镇、xx河镇的中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研。据抽样调查,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高达51%。由于正常家庭训练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进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政府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掌握力量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育,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喝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如双箐口学校二班级同学保傅林在父亲外出打工多年里,由于长期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准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他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育,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老师反映他不是干坏事,就是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现象发生;芳华中学同学谢小兵,由于家庭困难,父亲到广东打工,他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父亲长期不在身边,他不但不听母亲话,花钱大手大脚,而且常常顶撞老师,并且敲诈低班级同学的钱财。2、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呈两极分化,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训练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忱,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果普遍较差。家庭训练的缺失,使同学产生厌学心情,学习缺乏热忱,不求上进,学校训练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状况让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非常担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忧,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贫困山区、半山区,这种状况已经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果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果中等或偏下,有的主课只有30分—40分,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很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力量强、意志品质坚决,更懂事和爱护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成果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状况虽然在留守儿童中所占比例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辨证的。如何将留守儿童的不利境况转化为乐观因素,是需要探讨的特别有意义的话题。3、留守儿童心理消失偏差,少数留守儿童消失心理障碍。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进展的关键时期,有的诞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别,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意,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感,心理失衡。我们对名同学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非常惦念父母的占%,有%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留守儿童有的心情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急躁,双箐口学校二班级同学赵晓蓉父母双双打工,原本就内向的她在学校就更不爱讲话了,上课经常发呆,不情愿回答老师的提问,集体活动也不情愿参与,常常独自一人躲在一个角落;芳华中学有一个有一个叫李远的男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自己一个人生活,常常独来独往,从不与同学、老师讲话,极端的封闭。九象网http://.9x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