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草原》语文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草原》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那么那既又造句。 3.背诵课文第一段。 4.初步掌握文章中描写事物与环境联系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情景交融即事物与环境的相互联系。 【教具准备】录音机一架、幻灯机一台、自录配乐朗读磁带一盒、幻灯片若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生自学课文,总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你在图画里见到的草原是怎样的?草原上的牧民有什么风俗习惯?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者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情境之中,油然而生了特别的感受,目睹了草原的蒙族人民接人待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了,让我们一起随着录音去参观访问。 二、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课文 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懂的字、词查字典解决。567内容总结(1)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草原》语文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草原》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2)【教具准备】录音机一架、幻灯机一台、自录配乐朗读磁带一盒、幻灯片若干(3)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你在图画里见到的草原是怎样的(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