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跨越百年的漂亮》 那天,全区开展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听完罗海英老师执教的《跨越百年的漂亮》,我心中却是思潮起伏,隐隐的促动,总想着该写点什么。当时信心满满的,感受多多的,但我这个人,一向懒于动笔。回到学校,被各种各样的琐事烦扰着,耽搁着,于是就把这件事给忘却了。幸好,有吴校长用心良苦的提醒,给我们这样一个反思作业,才使我又想起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任务呢。好吧,借此机会,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学吧。 反思之一:罗老师说:为了备好《跨越百年的漂亮》一课,我读完了厚厚的一本《居里夫人传》。在此之前,我对居里夫人的认识仅限于教室墙上悬挂的名人画像。真的吗我无法信任,课堂上对居里夫人生平、事迹、品行、精神侃侃而谈的罗老师,原先对这位伟人女性的了解居然是如此的浅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前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依我看,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一桶鲜活的水,流动的水。一堂课的教学,涉及到数学、科学、品德、历史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老师假如没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怎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古语道: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不是老师常常教育学生的口头禅吗这句话用在自己身上再贴切不过了。反思我呢倒也诚实可爱:老师也不知道,下去查了再告诉你,好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确如此;但如此知识匮乏的老师怎能让学生信服在《跨越百年的漂亮》的课堂上,罗老师才思敏捷,妙语连珠,尤其是结尾处的读后感,更是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令人钦佩至极。没有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厚重的语文素养能办到吗这不是我本人从教以来一直追求的理想境界吗有位教育家说过:我是在用一生备课。我也要用一生备课,做一个像罗老师一样的复合型的老师。 反思之二:罗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时常摩檫、碰撞,迸发出跳跃的火花,真正做到了激情飞扬。而我呢记得今年开学初,我在网上提出困惑,发帖请教:我在课堂上激情飞扬时,学生的情感似乎总是欠缺那么一点。尤其是在朗读指导中,学生并没有真真正正地把心融进文本中,他们似乎没有经历那种心灵的涤荡。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追问自己:是否学习的预习不到位是否我的指导方法不对抑或是文本的内容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今日,我才恍然大悟:自始至终,我根本是以自己为中心、为主角,丝毫没有俯下身子望望学生,没有顾及学生的主体感受。自始至终,每堂课都在我的掌控之中,预设之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