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 3》教案 B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熟记成语。 2.理解谚语的意思,并读背谚语。 教学重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熟记成语。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谚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老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老师重点讲解以下几条成语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和衷共济: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方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休戚相关:比方彼此利害一致,祸福相连。 众志成城:大家一条心,就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方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 急公好义:热心公益,爱帮助别人。 3.练习。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练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小声地、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2)指名试读,老师注意纠正字音。 (3)老师范读后请学生齐读。 (4)再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要求联系课文《学会合作》来说说这几条谚语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处。 3.练习。 (1)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练习背诵、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介绍自己喜爱的一句名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介绍自己喜爱的一句名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介绍自己喜爱的一句名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 2.指导。 (1)启发谈话:名言以通俗而精炼的语言反映丰富而深刻的道理,难怪同学们在书上、报刊上看到它时,总喜爱把它抄录在自己的摘抄本里。这样做既可以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用它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进步。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名言沟通会,待会儿请同学们把自己喜爱的一句名言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这些名言当中,你最喜爱哪一句 (3)你为什么喜爱这句名言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比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激励) 3.练习。 (1)让学生照刚才指导的样子轻声试说。 (2)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