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作文备课 1 习作一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日,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沟通) 3、老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读范文《爸爸逗我玩》。 2、老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假如有请马上写下来。 四、快速习作,老师巡视。 老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 20 分钟内完成 450 字左右的文章 习作二 教学目的: 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写下来。 2、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3、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2、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上课伊始,故意制造一个老师不在场的课堂,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然后走进课堂引发讨论:老师没在课堂时,同学们都做过些什么在讨论过程中,要打消学生的顾虑,要鼓舞学生说出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