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14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案 新人教版1 条历史发展主线2 个知识归纳整合一、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建国初到 1956 年底,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转变。主要原因是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急于实现现代化。核心内容是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第二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文革”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核心内容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结果是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第三次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原因是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有能力迎接 21 世纪的竞争和挑战。 1.(2012·珠海一模)结合《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我国城乡居民月收入表和所学知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年份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月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差(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316133.6182.42.371983525.96309.77216.21.719881 181.4544.9636.52.1719932 577.4921.61 655.82.819985 425.12 1623 263.12.5120038 4722 6225 8503.23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总体上呈现出在曲折中增长的势头B.80 年代前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热情,农民收入提高快C.80 年代前期,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大规模开展起来,城乡收入差距不大D.90 年代后期,城乡居民收入均有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明显解析:选 B A 项说法不准确,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B 项符合 80 年代前期的相关史实;C 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 1984 年,已属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