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备战2013】高考历史 第6课时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

【备战2013】高考历史 第6课时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1/5
【备战2013】高考历史 第6课时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2/5
【备战2013】高考历史 第6课时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3/5
【备战 2013】高考历史 第 6 课时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预习提纲】一、历史背景:1.俄国农奴制导致俄国政治经济军事的落后,克里木战争更加暴露其落后。2.十二月党人起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改革呼声强烈。3.沙皇亚历山大 二世为维护专制统治与 1861 年强制发起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二、内容:1.签署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2.法令规定农民获得解放时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但背上沉重的债务;3.颁布司法章程,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了地主的地方统治权和对农奴的司法权;4.推行地方自治改革,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负责地方文化教育事务,保证了城市资产阶级在地方自治机构占统治地位。 三、历史影响:1.进步性:(1)改革是由封建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解放了农奴,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促进工业革命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推动了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本主义君主制的转变,由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4)解放法令、司法改革及地方自治改革推动了俄国的民主化进程 。2.局限性:(1)农民在获得土地的同时背上沉重的债务,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在;(2)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村社束缚,未摧毁沙皇专制制度;(3)封建残余存在,资本主义发展仍受阻碍。【知识结构】〖举一反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 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 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 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解放农奴宣言》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交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1863 年沙皇政府报告书请回答:(1)结 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克里木战争农奴制危机变革的呼声农奴制改革司法改革地方自治改革不彻底日俄战争失败1905年革命斯托雷平土地改革解放法令(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局限和实质。【课后巩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56 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备战2013】高考历史 第6课时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